|
||
数十座煤矿同时开工,大同市每天有数以万吨计的煤炭被运输至每个亟需能源的角落。 “点亮全国一半灯,暖热华北一半炕”“全国煤炭看山西,山西煤炭看大同”……寥寥数语描绘出了大同这个“中国煤都”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也道出了能源保供和能源革命的担当和使命。 大同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有着丰富的能源“家底”,但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一煤独大”的资源禀赋特征使大同面临着严峻的转型挑战。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得与失,如何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关乎着以大同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的未来。 “对山西这样的资源型省份而言,低碳转型不应简单地‘去煤化’,在全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增量的同时,围绕煤炭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存量低碳改造,应是未来一段时期山西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高波此前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指出了山西低碳转型的关键点。 实际上,这也是大同低碳转型的关键。近年来,大同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快速推进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煤炭压舱石、风光地储氢、产品多元化、源网荷储联”新型能源体系。目前全市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建成60处,建有智能化煤矿6座,云冈区京能10万千瓦光伏发电+10%储能项目成功并网,秦淮、中联、京东等一批数据中心项目接连落地。从“煤都”到“新能源之都”,从“输煤炭、输电力”到“输数据、输算力”,大同为什么能在“能源赛道”上蹚出一片新天地?带着这样的疑问,《金融时报》记者一行近日走进大同,探寻黑色“煤海”掀起层层“绿浪”背后的金融力量。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煤炭仍然是我国主体能源。在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挖了“一辈子”煤的大同,正在“挖”上狠下功夫,成为矿山智能化改造的排头兵。 “接连跋涉一百米左右的四道很陡的绞车坡,然后再拐进一个更小的坑道。这时,人已经不能直立了。各种钢梁铁柱横七竖八支撑着煤壁顶棚。不时有沙沙岩土煤渣从头顶上漏下来。”这是《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孙少平首次下矿时看到的场景。 脏、累、苦,是多数人对于井下采煤的传统印象。如今,在智能化煤矿,只需要操作人员鼠标轻点“一键启动”,伴随着大屏幕上各类数据跳跃,远端的采煤机割煤、推溜、移架,煤炭便被运送到地面。高效、智能化成为煤炭开采新标签。 采煤机智能切割煤壁、放顶煤作业全自动化、井下移动电子设备上传排查安全问题、大型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24小时在线监测……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一应俱全,为安全生产、高效经营和技术改造提供有效保障。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要求发挥山西在推进全国能源革命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等五大基地。山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推出了包括变革煤炭开采方式、创新煤炭利用方式等重大举措。近年来,大同市大力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坚持用数字技术赋能煤炭产业,逐步的提升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物联网、5G等先进的技术已经运用在矿井多个生产环节,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智能化含量不断的提高。就在2020年,同忻煤矿被纳入山西省能源革命建设10座智能煤矿建设试点序列。 从“铁锹”到“鼠标”,笨重的采煤工作变成“指尖运动”,智能化矿井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2021年,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成功落地3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该贷款将第三个计息年度贷款利率与企业预设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新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指标完成度相挂钩,激励企业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 引导金融精准支持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等领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规模2000亿元,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等七个领域。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使用低成本资金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据最新统计辖内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余额为6.94亿元,支持项目大多分布在于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电企业电煤保供、煤电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 截至目前,大同市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建成60处,建有智能化煤矿6座。其中,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所属塔山、同忻2座煤矿被评定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在汩汩金融活水支持下,大同市正朝着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的目标前进。 关停老小火电厂是做“减法”,发展绿色能源是做“加法”,关停与发展的加减法为能源革命腾挪出了广阔空间。 2018年4月,拥有79年历史的山西省大同第一热电厂两台13.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正式停运,退出历史舞台。高耸的烟囱和滚滚的白烟,曾经是大同第一热电厂的过去。现在,在该厂旧址上建起了山西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储能电站——网宁储能电站。 一新一旧的转换,是大同市探索低碳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丰富的优质动力煤资源优势是大同的荣耀,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能源保供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一煤独大”的产业体系已成为制约大同可持续发展的掣肘。能源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在多数人熟知的煤炭资源之外,大同市还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近年来,大同市充分的利用这一资源禀赋优势,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速构建“风光水火地储氢”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绿电基地之一。2008年开始,大同开始慢慢地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2014年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2016年国家首个百万千瓦光伏“领跑者”基地在此建成投运,截至去年底全市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煤都”正在加速奔向“新能源之都”。 奔跑的路上,金融是重要“引擎”。自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工作,积极探索发展路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理论上,制定《关于构建大同市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印发《关于辖区银行业加快发展绿色信贷的工作方案》,统筹指导绿色金融工作有章有序开展。实践上,建立符合大同地方产业特色的“1+N”绿色金融支持工具体系,不断丰富并积极探索多重绿色融资手段。其中,“1”是指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充分的发挥其带领企业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N”是指绿色贷款、绿色票据、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绿色金融工具。 《金融时报》记者从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获悉,2023年,大同市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发放清洁能源相关贷款37笔7.8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71%,主要支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以及风力、太阳能发电建设运营,和生物质能源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等领域。 在支持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下,近年来大同市绿色贷款迅速增加。截至2023年末,大同市绿色贷款余额352.68亿元,同比增加172.52亿元,增幅95.76%,高于全省中等水准60.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中等水准59.26个百分点;绿色贷款余额占全市各项贷款总量的比重由2021年末的5.26%提升至13.77%。特别是绿色贷款支持高碳行业清洁生产力度明显增大。2023年末,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为263.04亿元,同比增加135.17亿元。 从挖煤到挖数据,大同市这座能源重镇正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狂奔。20.4万架大型及以上规模数据中心设计高密度机架(折合标准机架72.7万架)、超过300万台服务器,让大同成为名副其实的算力输出之城。 在大同市灵丘县的灵丘大数据产业园内,全国知名的数据企业秦淮、京东、秦云等基地就坐落在这里,一组组服务器日夜运转,为全国的高科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高科技公司可以提供巨量算力支撑。 京东物流(大同)客服中心、上海润迅、重庆人和、华顺金服等20多家基础数据服务企业先后落地,全省唯一拥有双路由骨干光纤专线的城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上线运行,从事数据处理行业的人才超过1.4万人……从输煤炭、输电力的能源重镇,到输数据、输算力的数据服务之城,大同如何引来“金凤凰”?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数字化的经济兴起后,大同将把数字化的经济作为转型的关键之举、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首选产业,充分的发挥能源优势、绿电优势,全力发展以IDC产业为基础的数字产业。并且,大同也具备能源充足、绿电比例高、气候冷凉、地质结构稳定、“三毛钱电价”等发展IDC产业的“硬”条件。 “真金白银”也在有力支持大同市创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从“输出电力”向“输出算力”转型发展。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把推广动产和权利统一融资作为助企融资发展的重要方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深化银企对接,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融资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截至2023年底,金融支持大同大数据产业融资10.36亿元。 2023年年初,“灵丘大数据”内部分企业急需资金扩大再生产,但苦于抵押品不足,贷款迟迟无法获批。人民银行大同市分行了解情况后,按照“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的工作思路,组织中国银行大同分行、兴业银行大同分行等银行机构主动上门,鼓励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和权利,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支持。其中,中国银行大同市分行为大同斯达文数据服务公司量身定制信贷产品,以企业所拥有的机电设施与应收账款作抵押,为企业批复近5亿元贷款。因为该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且符合绿色信贷政策,担保比例相应放宽,利率比同类贷款产品低0.3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大同市分行已经为该公司发放贷款6笔,累计达40580.7万元。 与绿色金融聚焦低碳或者零碳经济活动不同,转型金融更聚焦于推动传统碳密集和高环境影响领域的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或资产项目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是与高碳产业存量改造相匹配的金融服务。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下,煤炭的逐步退出无疑将给大同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不可忽略的冲击。而要解决低碳转型带来的“负外部性”,既需要依靠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转型金融工具鼎力相助。“转型需要大量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山西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体系,很难从绿色金融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转型金融则能很好地支持和满足山西低碳转型发展的融资需求。”高波表示。 通过明晰的标准和严格详尽的信息公开披露要求,转型金融聚焦支持煤炭绿色开采及清洁高效利用、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焦化行业化产回收等未来实现高碳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创新领域,与大同着力构建“煤炭压舱石、风光地储氢、产品多元化、源网荷储联”新型能源体系的转型需求相匹配。 目前,我国现有转型金融理财产品以债权类融资工具为主,包括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以及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转型贷款等。大同市金融机构先行先试,转型金融发展取得不少创新成果。2023年,全国首笔公正转型贷款落地大同,邮储银行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提供1亿元贷款资金。贷款中的部分资金将在公司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用于为员工提供轮岗培训、操作资格培训等,以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劳动水平、就业能力,以此来实现劳动力的公正转型。 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转型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地方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制定面临挑战、企业碳排放数据基础薄弱、优质转型项目稀缺等问题亟待解决。人民银行正在积极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尽快出台和落地实施,首批拟覆盖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四个领域。“山西拟定《推进转型金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煤电、钢铁、有色、焦化、煤化工、建材等转型金融支持领域,以及各有关部门在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制定、碳账户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的职责分工。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业内人士透露说。 此外,政策资源倾斜对于转型活动和转型金融发展至关重要。该业内人士指出,要加大对大同等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和产业扶持力度,创设公正转型基金,为煤炭资源型地区低碳研发技术、产业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区域公正转型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反哺能源调出地区,推动区域协同降碳。此外,还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于高碳企业采取公正转型措施的激励引导作用。 |
||
188体育app平台
联系人:沈经理
手 机:18953388586
地 址:山东省山东省